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专委会首届年会 暨第二十二届重庆辅助生殖医学会议成功召开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专委会首届年会
暨第二十二届重庆辅助生殖医学会议成功召开
2021年10月27日至28日,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专委会首届年会暨第二十二届重庆辅助生殖医学会议在渝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遗传与生殖研究所联合主办,主题围绕前沿技术和胚胎评估及孕育与生殖两大板块进行。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邀请了国内外近50名专家进行线上授课,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贺林教授,复旦大学出生缺陷研究中心马端副主任,耶鲁大学医学院Hugh Taylor博士,墨尔本大学David Gardner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围绕《新人口形势下的三孩时代》《胚胎致死性变异的分析与检测》《新技术助力遗传病诊断和阻断子代传递》《胚胎致死性变异的分析与检测》和《IVF and Andrology labs in 2030》《Yesterday, Now and Future of PGT》等专题,进行线上线下学术交流。会议全程提供双语翻译,为全国各地的学员分享了一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孕育与生殖学术盛宴。来自各级妇幼保健及医疗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另有3000余人线上参会。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吕贞臻副会长、 李维国秘书长、王强副秘书长、李月富副秘书长,国家卫健委干部培训中心原副校长李勇军,重庆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何丽芳,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王鉴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专委会主任委员黄国宁教授主持,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专委会执行主任姜昕教授致欢迎辞。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戴旭光会长视频祝贺大会成功召开。他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与生育问题,今年作出《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这是事关国家未来、民族复兴和永续发展的英明决策,对于有效解决育龄人口“不愿生、不敢生”“生不出、生不好”“养不起、教不优”等问题,对于我们从事孕育与生殖、辅助生殖及整个优生优育行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他充分肯定专委会学术层次高、人才力量强、覆盖地域广、行业影响大,勉励大家解放思想,发挥优势,担当作为,乘势而上,为协会建设和事业的发展、为中央生育新政的落实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贺林院士在会议上作视频报告。他指出,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中国正式进入了三胎时代。而如何面临高龄孕产妇增加所带来的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如何开展遗传检测遗传咨询加强三级预防管理,以及加大高龄孕育妇女科学备孕的科普宣传力度,将是接下来所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李维国秘书长讲话。他充分肯定专委会在党中央决策部署实施“三胎新政”、推行《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大背景下,以“前沿技术与胚胎评估”及“孕育与生殖”为主题举办年会暨辅助生殖医学会议,这是以实际行动贯彻党中央和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推进优生优育、科学生育学术交流和协同创新。他介绍了协会30年的建设发展成就,重点介绍了2020年首届中国优生优育大会取得的成果。他高度赞扬重庆辅助生殖医学会议20多年的积淀成果,要求大家通过聆听专家报告,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明确重点、理清方向,取得更多的成果。他充分肯定专委会成立一年多来在推进学术交流、党建带动业务、助力基层医院、促进乡村振兴和服务育龄人口、普惠社会大众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要求专委会发挥“主力军”作用,为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口发展与优生优育事业的决策部署,实现“优生优育”“科学生育”“幼有所育”“普惠托育”等目标任务做出贡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干部培训中心原副校长李勇军讲话,要求孕育与生殖专委会充分发挥专家优势,积极响应国家人口生育政策,加强培养孕育与生殖交叉学科人才,为提高人口素质及预防出生缺陷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何丽芳讲话。她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是有关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最新要求,对全国生殖健康技术发展作出展望:一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二是要借鉴国际前沿学术进展与顶尖技术,提升生殖健康服务水平;三是要完善生殖健康监控和防护,促进生殖医学为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王鉴讲话。她强调,我院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的“竞争力”、辅助生殖医学服务的“新品质”、广大不孕患者的“幸福感”,是以黄国宁教授和叶虹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坚持不懈、接续奋斗出来的。她表示,截至2020年医院已完成“试管婴儿”助孕周期10万余例,诞生“试管婴儿”5万余名,受益家庭覆盖30余个省市和地区,以及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切实增强了广大患者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会议围绕三胎政策开放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展开,针对基层推广生育力评估技术体系,如何面临高龄孕产妇增加所带来的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如何开展遗传检测遗传咨询加强三级预防管理,如何加大高龄孕育妇女科学备孕的科普宣传力度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交流。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专委会生育健康基层支持项目启动仪式同时启动。项目旨在通过专家下基层、技术培训、远程诊疗以及生育健康科普宣教等手段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生殖健康相关诊疗技术水平,同时通过普及生育健康知识、提高育龄夫妇及民众生育健康知识素养。达到提高当地生育率及人口素质,预防出生缺陷的目的。该项目也是一项持续性、长期性和多样化的活动,最终实现为基层地区民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殖健康医疗服务,共同构筑“生殖健康中国梦”,让人人享有生殖健康。该项目首批入选单位为重庆北部妇产医院和贵州省习水县妇幼保健院。
随着三胎政策的实施,产妇高龄化情况有所增加。与会专家认为,年龄越大生育风险相对更高 ,建议女性最好35岁前生育。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负责人黄国宁介绍说,生三孩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产妇高龄化所带来的影响,高龄妇女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生育力降低,新生儿和产妇不良结局风险升高,极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妊娠并发症、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病风险上升,研究发现,35岁以上妇女的卵子染色体异常率明显高于35岁以下的妇女,40岁以上的妇女卵子染色体异常率高达80%左右。为了减少出生缺陷患儿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是在孕前阶段的综合干预,通过健康教育,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遗传咨询,定期保健,合理的营养,避免接触放射性或有毒有害物质,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等,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指通过孕期的筛查和产前的诊断识别胎儿的严重先天缺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减少缺陷患儿的出生。三级预防是指新生儿疾病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避免或减少新生儿致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黄国宁教授接受媒体采访。他指出,高龄是影响女性妊娠、生产及胎儿健康的危险因素,日益成熟的人工辅助生殖医学技术可以给不孕不育夫妇带来希望。为保障生育健康及母婴安全,他提醒女性最好在25-35岁期间完成生育,孕前进行相关遗传咨询、保持合理营养,不接触放射性或有毒有害物质,谨慎用药,戒烟戒酒等,同时还要做好孕期的筛查和产前的诊断。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领导及与会专家代表参观重庆北部妇产医院并指导交流活动,该医院为生育健康指导医院示范单位。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专委会 曹和英 刘诚报道)